墙体保温作为建筑节能领域的重要实施环节,几乎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以发泡EPS和XPS(以下统称聚苯乙烯材料)等为主要保温材料的当今市场,多数产品生产商通过在原材料中添加阻燃剂来提高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阻燃剂的大量使用带来诸多环保问题,并已引起上至政府专家,下至百姓受众的广泛关注与担忧。
2014年9月25日,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阻燃剂六溴环十二烷(HBCD)环境影响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欧产品可持续性与环境化学及毒性研究所的环境和建筑建材行业的数十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六溴环十二烷(以下统称HBCD)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全球环境管理规定、欧美管理历程,并分析了HBCD在国内建筑保温市场的应用情况,讨论了我国HBCD管理政策及实施计划。
HBCD危害不容小觑
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分子式为C12H18Br6,是一种溴代阻燃剂,主要用于生产发泡聚苯乙烯 (EPS)和挤塑聚苯乙烯(XPS)(以下统称聚苯乙烯材料)等建筑材料,它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同其他POPS一样,HBCD也是一种看不见的敌人,它具有长距离迁移能力,目前已在北极地区动物体内发现其存在;在检测湖中浮游生物时,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命体内总HCBD含量呈升高趋势;从环境毒性观测数据来看,HBCD影响神经系统,与十溴联苯醚等其他化学物质交互后,毒性危害更加严重。更为可怕的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HBCD可能会导致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同时胎儿从母乳中直接摄入HBCD,因此其致畸潜力不容忽视。
欧洲禁用HBCD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2009年6月,欧盟化学品管理局(ECHA)就曾决定建议将HBCD纳入欧盟法规《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的授权清单。2011年2月17日,根据欧盟委员会143/2011号规定,HBCD等6种化学品被添加到REACH法规的候选清单,规定除由授权企业应用之外,到2015年8月21日将被全面禁止使用。紧接着,在2013 年 5 月召开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HBCD 被列入控制名录,要求自决议通过之日起 18个月 (即2014年11月)在全球范围内禁用。而针对聚苯乙烯材料中HBCD的生产和使用,缔约方可申请特定的宽限期。然而2014年早期,由欧洲一化学和EPS厂家组成的产业联盟向有关方面提出,要求在2015年8月后仍可以继续在欧洲使用HBCD。他们声称需要有更多时间来寻找有效且足够数量的替代品,以及获得其必要的技术和认证批准。
中国是否申请豁免仍未可知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建筑保温市场不断增长。据相关统计,2012年中国建筑外墙保温市场用量约为4329万m3,其中聚苯乙烯材料(包括EPS和XPS)市场用量约为3616万m3,占建筑外保温市场84%左右。以EPS材料为例,EPS应用时间久,使用范围广,保温性能也较好(之后的其它有机保温材料,如酚醛、聚氨酯等,在材料导热系数上更提升了一步)。然而,根据国内建筑消防要求,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至少为B1或B2级,由此可能导致在建筑聚苯乙烯材料中添加HBCD等材料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性能等级,从而产生的对HBCD的使用和依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
如上所提,按《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针对建筑用聚苯乙烯材料,HBCD的禁用可申请5年的特定豁免,中国是否会申请该豁免,事关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大计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在全面禁止时间(2014年11月)开始后的5年内,HBCD仍在国内市场使用,这意味着大量聚苯乙烯材料安装到建筑外墙后,其含有的HBCD释放到空气中或累积在建筑中,将持续并严重污染环境;并且在拆除或改造这些建筑时,该污染会重现——因建筑拆除或改造时不可降解的聚苯乙烯材料填埋后会对脆弱的土壤环境和地下水亦会造成污染。
无机保温材料或将成为替代品首选
对于如何解决HBCD对人类环境的影响,众多国家的政府组织和科研单位制定禁止使用该类产品的时间表,同时发起寻找替代品及其他解决方案的行动。我国对此也提出控制战略计划,提出加强管理机制和管理能力建设,制定管控淘汰战略和行动,更新国家实施计划。特别是在递交公约接受书时声明:对附件中的任何修正案,只有在对修正案交存了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之后方在国内生效。
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及建筑防火安全意识的提高,无机保温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逐步成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主要材料,比较常用的无机保温材料有岩棉、膨胀珍珠岩、发泡水泥、发泡玻璃,矿渣棉、以及玻璃棉等。广泛推广高安全性的无机保温材料,将为在现有条件下控制HBCD的使用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值得市场关注。